发布时间 : 2025-07-15
文章热度 : 974
江南时报讯,5月到6月,“点亮希望·伴你成长”周庄镇重点儿童关爱保护服务项目社工,为12名困境儿童及社区儿童开展了六节以游戏为主题的抗逆力成长小组活动,共计42人次参与。小勇士们在大社工的指导下,首先签订了小组契约,规则被清晰地写在白板上,随时供成员查看。
为提高小组的凝聚力,组员们聚在一起激烈讨论,最终确定了他们的口号——“棒棒棒!我最棒!”。接下来,社工引导组员们勇敢表达自己所害怕的事情或遇到的困难,并将这些写在不喜欢的颜色彩纸上,折叠成星星或方块放进“困难瓶”中。每位组员都有一个专属于他们自己的“困难瓶”。在之后的每节活动中,组员们在完成挑战时,可以制作与“困难瓶”相对应的“能量瓶”来积累能量。
为了鼓励组员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社工也设置了积分卡环节,成员们可以根据每节活动的表现获得积分,最后兑换相应奖品。在“小勇士冒险记”的游玩中,组员们在社工和志愿者的引导下参与了球球大作战游戏,通过单人作战和双人配合的方式赢得积分。活动中,一些组员迅速掌握了技巧,进球数量逐渐增加,而另一些组员在投篮时遇到困难。社工及时提醒道:“可以试着寻求志愿者的帮助。”最终,在志愿者的协助下,组员们成功投进了球。
随后,社工运用《小猴子的勇气》动画视频和PPT,向组员们传达关于“害怕”“困难”和“勇气”的内容,帮助组员们树立对困难的正面认识。社工邀请大家分享游戏感受,并共同探讨如何克服进球的挑战。有组员表示,球进后让他们觉得游戏变得有趣,也增强了自信。经验最多的儿童GYE分享了自己的窍门:“只要把球对准框,然后用力扣动发球器,就一定能投进。”
在“小勇士前行记”中,为提升组员的自信和自我认知,社工引导组员们将双手画在纸上,依据“手指”的长短写下自身的优缺点。比如,将自己最擅长的优点写在最长的“手指”上。在创作“十彩手指图”的过程中,组员们相互了解优点,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社工鼓励队员们通过“手指图”分享自己擅长的事情,部分组员表示自己在校园运动会中跑得最快,另一些则分享了自己会画画等技能。
在“小勇士团结记”中,为保证小组活动的连续性并增强组员之间的情感联系,社工通过“合力建塔”游戏深化了成员之间的沟通,帮助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尽管组员们在第一次尝试时失败了,但通过讨论和交流,大家调整了位置和受力方向,第二次成功通关,并且时间比第一次短。通过这次团队任务,组员们意识到倾听、协商和互相鼓励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自信。
在“双人抛接球”活动中,社工通过抽签的方式将组员分为两组。组员们需要相互合作来完成游戏,并赢得积分卡。游戏分为两大阵营对决,社工发现组员们逐渐从最初的犹豫变得积极沟通和分析问题,社交和抗压能力显著提升,获得了更多的积分卡。积分卡不仅记录着他们成功迎接每个挑战的点滴,更成为孩子们可视化的“成长存折”,激励他们不断尝试、勇敢突破自我限制。
在“小勇士表彰大会”上,社工首先引导组员回顾前几节活动的内容,并分享自己的“能量瓶”“困难瓶”以及曾经害怕但现已克服的事情。其中一位组员分享道:“每次活动后,妈妈都会接我,我给她看我赢得的积分卡,她总是夸我很棒。”社工听后进行了总结,肯定了组员们在友谊、家庭等方面获得的能量,并给予每位组员“真棒”勋章,组织大家兑换心仪的奖品。组员们用积分卡兑换自己喜欢的物品。
成长是可见的,活动的收获不仅仅是奖品和表彰,还有心灵上的滋养。经过六节活动的洗礼,孩子们充分意识到困难并不可怕,关键在于积极去解决。此小组活动是未保社工在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的一次积极探索,贯穿始终的积分卡,通过能量瓶的制作、困难瓶的分享、游戏化的挑战以及互动分享等形式,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勇气、乐观和解决问题的种子。未保社工将持续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需求,链接更多资源,致力于为孩子们营造更加温暖、支持的成长环境,秉持[yl6809永利]的品牌理念,帮助孩子们勇敢追梦。